枪炮、病菌与钢铁 - 人类社会的命运-读书笔记

枪炮、病菌与钢铁 - 人类社会的命运

20240511071323

  1. 为什么非洲人是最早的人类,现在却是最落后的国家呢
  2. 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非洲人,而不是反过来,非洲人征服欧洲人呢
  3. 为什么中国在清朝前世界领先,其后就落后于欧洲等国了呢
  4. 为什么我国明朝是最早进行远洋航海的国家,发现新大洲的却都是欧洲人呢

这又是一本开拓眼界,提升认知的书籍。 由此,我想到题外一个疑问:为啥大学时我没有读到这些好书呢?为啥大学时没人告诉我有这些好书呢?为啥大学不推荐这些好书呢?

读书一直是最快的、最好的进步方法

这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都阅读的书籍。他的深度,广度和细度扩展眼界、提高认知、丰富知识的厚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思路,不断的提问和解答,锻炼每个读者的思考方法,思维方式,思辨能力。

本篇笔记的目的:将本书的脉络和关键信息整理出来作为速查记录。我知道,我很快就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所以,笔记中用到的书中语句也要逐字敲出来。记得tiktok ceo 周受资说过:相信重复的力量。

前言 耶利的问题

耶利的问题:“为什么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运到新几内亚来,而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全书以耶利的问题为引子,从而展开全文。

现在就可以回答耶利的问题:使用钢铁武器的帝国能够征服或消灭使用石制和木制武器的部落。

所以,现代世界不平等的直接原因,是从公元1500到现在的技术和政治上的差异导致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是如何成了公元1500年时的那种模样呢

这个问题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为什么在不同大陆上人类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呢?这种速度上的差异逐渐就构成了现在的世界

本章好句

  •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这些冲突产生了回响,而这些回响在经过许多世纪后仍然没有消失,并且在今天世界上的某些最混乱的地区仍在活跃地继续。

  • 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本章概括式的对各大陆的人类历史进行一次旋风式的”旅行”.

人类初始化阶段的演化是在非洲进行的。人类的历史和动物的历史分道扬镳,大约在700万年前开始于非洲。此时,非洲猿的一个种群分成了几个种群,其中一支继续演化成现代大猩猩,一支演化成两种现代黑猩猩,还有一支演化成人类。

大约100万年前,首先走出非洲的人类祖先是直立人。

人类向全世界的扩大,如图
截屏2024-05-12

智人是从直立人演化而来的。

大约50万年前,非洲人和欧洲人的头骨与我们现代人的头骨已相当近似。

大约10万-40万年前,亚洲,东南亚出现了人类。

人类历史终于在5万年前开始了。这时的人类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喉的完善为现代语言提供了解剖学的基础;二是脑组织的变化使现代语言成为可能。

人类的演化是发源于一个地方,接着向外扩散,然后取代其他地方的人还是发源于多个地方同时演化,这个争议还没有解决。

大约4万年前,这时的人类是在生物学上和行为上的现代人。

大约3万年前,澳洲出现了人类。此时,澳洲的大型动物开始灭绝。

大约2万年前,美洲出现了人类。此时,美洲的大型动物开始灭绝。

以上可看到,非洲出现人类比其他任何大陆都要早上500万年,按理说,非洲应该是发展最快的大陆。可实际上我们知道,欧洲才是发展最快的大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全书讲的也就是这个事儿。

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波利尼西亚的群岛间环境差异很大,岛屿气候、地质类型、海洋资源、面积、地形的破碎和隔离程度等。形成了一个环境对生活在其上人群发展影响的自然实验场所。

海边生活的人以捕鱼为生,并逐渐发展出捕鱼的技能;容易获取到食物的岛屿以狩猎采集方式生存;人口密度大的地方逐渐发展出种植等技术;干旱的岛屿发展出灌溉与养殖农业等

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环境差异性是全世界地理差异的一个剖面。

到此,答案出现了。作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疑问:那么,造成这些大陆的差异性的环境差异是什么呢?这些差异的结果又是什么?

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为什么是西班牙人入侵、征服印第安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入侵、征服西班牙人?

在卡哈马卡,少数的西班牙人战胜了人数众多的印第安人,得益于西班牙人的钢刀、长矛和匕首,还有他们的钢盔,以及他们的战马让他们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正是因为西班牙人有了马匹、钢铁武器和盔甲而取得了对手无寸铁的步兵的优势,那么西班牙人总是能够以寡敌众,所向披靡。

战马改变战争是从公元前4000前左右在黑海北面的大草原上对马的驯化开始的。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骑马在军事上的支配地位才最后宣告结束。

欧洲人征服其他大陆上的民族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病菌。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从而毁灭了其他大陆的许多民族。

此外,西班牙人征服印第安人的一个必要因素是他们掌握了航海技术。他们能建造船只,而印第安人没有这种技术,不能建造船只。

同时,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也是西班牙人能够扩张的必要条件。行政组织提供资金、人员、装备;用文字来传播信息,要比用口头传播来得广泛、准确和详细。

现在,我们来回答和总结欧洲人能征服印第安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征服欧洲人的直接原因: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TIPS

欧洲人能征服印第安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征服欧洲人的直接原因

  1. 枪炮、钢铁武器
  2. 战马
  3. 传染病
  4. 航海技术
  5. 行政组织
  6. 文字

到此,答案出现了。作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疑问:为什么这种直接优势总是在欧洲一边,而不是在新大陆一边。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发明枪炮和钢刀,骑上像战马一样的令人生畏的牲口,携带对欧洲人来说没有抵抗力的疾病,修造远洋船只和建立先进的行政组织,并能从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吸取经验?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耶利问题的终极原因

我们先总结下以上,
为什么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运到新几内亚来,而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因为各个大陆是以不同的速度发展的。
为什么各个大陆是以不同的速度发展的?因为各个大陆的环境不同,环境差异性产生了这个结果。环境不同,导致有的大陆先有了枪炮、钢铁和战马;导致有大陆的有疾病的抵抗力,有的没有;导致有的大陆有行政组织,有的没有;导致有的大陆有文字,有的没有
为什么有的大陆有枪炮、钢铁和战马;疾病的抵抗力;行政租住;文字呢,有的大陆没有呢
因为一个终极原因:粮食生成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不同部族在史前的不同时期学会了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不同大陆的族群何时变成农民方面的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们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

截图

一个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能够获得更多的卡路里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通过饲养和种植,每英亩土地能养活更多的牧人和农民。一般要比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多10倍到100倍。

饲养驯化的动物养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类、奶脂、肥料以及拉犁。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一部分是在有许多驯化的动植物物种的地区演化来的。一部分是从驯化的动物身上演化来的。

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与驯化的植物相互作用,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是主要的陆路运输手段,可以运输大量沉重的货物到很远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剧变。

动植物驯化比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能产生出更多的食物从而导致更稠密人口的一些直接因素。一个间接因素是与粮食生产所要求的定居生活方式的后果直接有关的。定居的生活方式由于缩短了生育间隔期而促使人口变得更稠密起来。定居生活的另一个结果是人们可以把多余的粮食贮藏起来。贮藏的粮食对于养活不生产粮食的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粮食生产,就有了定居的人群;有了定居的人群,就有了定居的社会;有了定居的社会,就有了酋长辖地;有了酋长辖地,慢慢就有了部落;有了部落,慢慢就有了国家。

动植物驯化对征服战争最直接的贡献是由欧亚大陆的马作出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采用了卡车和坦克,马的作用才最后被取代;同样,在征服战争中同样重要的是在驯养动物的社会中演化的病菌。驯养动物的人成为第一个受害者,逐步形成了强大的抵抗力。这些有抵抗力的人与没有抵抗力的人接触时,流行病开始了,99%的没接触过的人因之而丧命。这些病菌在欧洲人对美洲、南非,澳洲等征服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总之,动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粮食越来越多,因而也就意味着人口越来越稠密。因此而带来的粮食剩余和利用畜力运输剩余粮食,成了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统一的、社会等级分明的、经济上复杂的、技术上富有革新精神的社会的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能否利用驯化的动植物,最终说明了为什么帝国、知书识字和钢铁武器在欧亚大陆最早发展起来,而在其他大陆则发展较晚,或根本没有发展起来。在军事上使用马和骆驼以及来自动物的病菌的致命力量,最后就把粮食生产和征服之间的许多重要环节连接了起来。

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和富

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哪些民族成了历史上的贫穷民族,哪些民族成了历史上的富有民族。

关于粮食生产,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是在何处、何时和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每个地区驯化物种举例

截屏2024-05-19

总之,世界上只有几个地区发展了粮食生产,而且这些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时间也差异甚大。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以前,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以狩猎采集为主。为什么他们中竟有人会选定粮食生产呢?- 种田还是不种田

为什么新月沃地的居民不是在公元前18500年获28500年成为粮食生产者,而是要一直等到公元前8500年?

狩猎采集向粮食生产的转变是逐步实现的,其根本原因是,粮食生产制度的渐次形成乃是许多关于时间和劳力分配的不同决定积累的结果。

狩猎采集转向粮食生产的5个因素:

  1. 获取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13000年中变得好处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所依赖的资源已不再那么丰富或者甚至消失。
  2. 获取可驯化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的做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好处。
  3. 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贮藏的技术的长期发展,构成了植物驯化的无意识的第一步。
  4. 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出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口密度的逐步增加,迫使人们去奖励那些无意中增加了粮食产量的人,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一旦人们开始生产粮食并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就能够缩短生育间隔期,生出更多的人来,从而也就需要更多的粮食。粮食生产和人口密度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

以上原因,就能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新月沃地向粮食生产的过渡开始于公元前8500年左右,而不是公元前18500年或28500年左右。在这后两个年代,狩猎采集活动所得到的报酬要比当时刚开始的粮食生产大的多,因为那时野生哺乳动物的数量仍然非常丰富;野生谷物的数量很少;人们还没有发明有效地收集、加工和贮藏谷物的必要技术;同时人口密度也没有高到需要十分重视从每英亩土地设法得到更多的卡路里。

结果,在地球上大多数适于粮食生产的地区,狩猎采集族群只能有两种命运:要么他们被邻近的粮食生产者所取代,要么他们为了生存只有采纳粮食生产的办法。

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许多野生植物都含有剧毒。然而,所有的作物都来自野生植物。某些野生植物是怎样变成作物的呢?

植物为了将其子代向它们能够茁壮成长的地区扩散。动物可以行走,但植物没有这样的选择的自由,因此他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沿途搭便车旅行。为了搭便车,为了吸引动物,他们把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子里。如草莓,当草莓的种子没有成熟、不能马上播种时,周围的果实又青又酸又硬。当种子成熟时,果实就变得又红又甜又嫩。果实颜色的变化成了一种信息,把鸟儿吸引来啄食果实然后飞走,最后吐出或随粪便排泄出种子。

种子和果实所起的作用正好相反。果实好吃的植物让动物来撒播他们的种子,但果实里的种子必须很难吃。否则,动物就会把种子嚼碎,种子也就发不出芽来了。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为什么农业没有在一些肥沃的十分合适的地区,如欧洲、气候温和的澳大利亚以及非洲赤道独立地出现?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会比另一些地区早得多?总之,我们怎样去评估某一地区整个植物群驯化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未能驯化北美洲苹果的印第安人来说,问题实际上是在印第安人还是在苹果?

为什么新月沃地的驯化动植物使它获得了如此强大的领先优势?
原因1: 新月沃地地处所谓的地中海气候带中,冬季温和,夏季漫长、炎热而干燥。从而使当地的谷类和豆类植物为适应当地环境,成为一年生植物,就是说这种植物本身会在干旱季节逐渐枯萎死去。

一年生植物必然是矮小的草本植物,其中有许多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气力用来生产大籽粒的种子,而许多大籽粒的种子,是可以供人类实用的。

原因2: 新月沃地许多作物的野生祖先本就繁茂而高产,他们大片大片的出现,对于狩猎采集族群来说,其价值比定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狩猎采集族群就可以短时间采集大量的野生植物,并作为粮食贮存起来,从而使狩猎采集族群定居了下来。

原因3: 新月沃地植物群中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众多。

这些原因都得益于地中海气候带。那么地中海气候带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有利条件呢?

地中海气候带,尤其是在新月沃地那个地区,具有胜过其他地中海气候带的5个有利条件。

  1. 欧亚大陆西部显然是世界上属于地中海气候带的最大地区。因此,那里的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超过了其他的较小的地中海气候带。
  2. 欧亚大陆西部的地中海气候带的气候变化最大,每一季、每一年气候都有不同。这种气候变化有利于植物群数量特别众多的一年生植物的演化。
  3. 新月沃地在短距离内高度和地形的富于变化。即形成短距离内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保证了环境的相应变化,从而保证了品种繁多的野生植物。
  4. 也有大量的得到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有4种大型哺乳动物-山羊、绵羊、猪和牛-很早就在新月沃地驯化了。
  5. 同其他一些地区相比,新月沃地面临的来自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竞争可能要少一些。

印第安人未能驯化苹果,其原因不在印第安人,也不在苹果。印第安人未能驯化苹果的原因却是在于印第安人所能得到的整个野生动植物组合,这个组合的不太多的驯化潜力,就是北美粮食生产很晚才开始的主要原因。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Tips 警句

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两性的吸引、对金钱的共识、对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在所有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样不少。

古代14种大型食草类驯化哺乳动物

截屏2024-05-23

这14种中有13种的野生祖先只有欧亚大陆才有。这是为什么呢?欧亚大陆何以一直是大型哺乳动物驯化的主要场所?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能够驯化,而非洲的斑马却不能呢?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猪能够驯化,而美洲的和非洲的野猪却不能呢?为什么欧亚大陆的5种野牛能够驯化,而非洲野牛和美洲野牛却不能?为什么亚洲的羊能够驯化,而北美洲的羊却不能?

是因为某些文化障碍?答案是否定的,原因:非欧洲大陆族群迅速接受了欧亚大陆驯化的动物;人类有圈养宠物的普遍爱好;

在全世界作为驯化候补者的148种陆生食草类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中,只有14中通过了实验。为什么其余的134种没有能通过实验呢?这是由于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的:动物的日常食物、生长速度、交配习惯、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以及群居组织的几个不同的特点。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和偏斜的轴线

从下图可以看到,美洲南北向距离比东西向距离大很多;就是说,美洲的主轴线是南北向的,欧亚大陆的主轴线则是东西向的。

那么,大陆轴线走向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呢?

截屏2024-05-24各大陆的主轴线

轴线走向影响了粮食生产和牲口的传播速度,可能还影响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粮食生产的 传播 对于枪炮、病菌和钢铁出现的地理差异,同粮食生产的 起源 一样是决定性的。

粮食生产传播的难易程度在全世界也是大不相同的。粮食生产沿东西轴线迅速传播;沿南北轴线缓慢传播。因此,粮食生产从西南亚向外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美洲快。从而粮食生产的传播在美洲和非洲比在欧亚大陆困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截屏2024-05-26作物传播轨迹

为什么作物从新月沃地向外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一部分原因是欧亚大陆的东西向轴线。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的变化完全相同。所以,他们也往往具有类似的疾病、温度和雨量情势以及动植物生境或生物群落区。

这就是信誉沃地驯化的动植物如此迅速地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部分原因:他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他们所传播的地区的气候。

纬度当然不是粮食生产传播难易唯一的决定因素,地形和生态方面的界限,在局部上造成了对作物传播的重大障碍。

大陆轴线走向的差异不仅影响粮食生产的传播,而且也影响其他技术和发明的传播。

历史的命运就是围绕这些轴线旋转的。

第三部分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三部分讲述粮食生产是如何导致病菌、文化修养、技术和集中统一的政府的

第一十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为什么农业的出现会成为我们群众传染病形成的开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业比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维持了高得多的人口密度。另外,狩猎采集族群经常变换营地,留下了一堆堆排泄物,上面聚集了大量病菌和寄生虫的幼虫。但农民是定居的,他们生活在自己排放出来的污水之中,从而为病菌从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人的饮用水源提供了捷径。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民族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文字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组织开拓殖民地的命令是用文字传达的;船队航线是靠构图和书面的航海说明;探险的书面记录描写了等待着征服的财富和沃土;帝国的产生借助文字来进行管理。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以武器和运输工具为代表的技术,提供了某些民族用来扩张自己领域和征服其他民族的直接手段。

但是,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发明了火器、远洋船只和钢铁设备?

本书的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技术以不同的速度演进呢?答案是”需要乃发明之母”。发明的出现是由于社会有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以下原因影响了技术的方向:

  1. 在整个历史上,战争常常是促进技术革新的主要因素。
  2. 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政府
  3. 气候和环境促进技术进步
  4. 环境资源的丰富或短缺促进技术的发展

定居生活对技术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粮食生产使定居生活积累财产成为可能。

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社会类型。以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和国家这4种分类来了解人类社会。

截屏2024-05-26-2

截屏2024-05-26-3

截屏2024-05-26-4

一个上层人物在仍然保持比平民舒服的方式时,要怎样做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呢?从古到今使用的4种方法:

  1. 解除平民的武装,同时武装上层掌权人物。
  2. 用通行的方法把得到的财物的很大一部分再分配给群众来博取他们的欢心。
  3. 利用对武力的绝对控制来维持公共秩序和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
  4. 为了得到公众支持,制造一种意识形态或宗教。

有组织的宗教有三个好处

  1. 为中央集权服务
  2. 有助于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们如何共处而不致相互残杀
  3. 使人们产生一种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动机,而不是利己之心。

是什么迫使社会由小型的、非中央集权的、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演化为大型的、中央集权的、大多数成员彼此没有亲切的亲属关系的社会的呢?

  1. 没有亲属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冲突问题。
  2. 随着人口的增加,共同决策越来越难以做到。
  3. 任何社会都需要在其成员之间转移财货的手段。

第四部分 在5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地理条件,像环境,地形,气候阻碍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粮食生产和发展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近代民族大熔炉这一现象的重大例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从中国开始有文字以来,它始终只有一个书写系统;而现代欧洲则在使用几十种经过修改的文字。

中国的华北人和华南人在遗传上和体质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华北人个子较高,身体较重。中国的华北和华南在环境和气候方面也有差异,北方比较干燥也比较冷;南方比较潮湿也比较热。在这些不同的环境里产生的遗传差异,说明华北人和华南人之间有过适度隔离的漫长历史。但这些人却有着相同的或十分相似的语言和文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国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它在早很多的时候便已统一了。并对日本、朝鲜发挥重大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历史提供了了解整个东南亚历史的钥匙。

截屏2024-05-26-5

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北方的黄河,南方的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进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大河,所有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的统一。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说南岛语的华南人的扩张路线,从华南沿海经过台湾和菲律宾到达印度尼西亚的西部和中部。在扩张过程中,说南岛语的人从海岸到内陆,从低地到山区,逐步占据了岛上所有适于居住的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扩张中,当地的人还过着狩猎采集生活,所以当地的人口消失了-大概是被入侵者赶走、杀死、用传染病害死或者甚至被同化了。而在扩张到新几内亚的过程中,却与已经进行粮食生产的新几内亚人不占任何优势,他们有石器,能抵抗传染病,所以,新几内亚人没有被说南岛语的华南人在扩张中消灭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为什么是欧洲人到达了印第安人的国家并征服了它,而不是相反?

欧亚大陆与印第安社会的差异:

  1.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当地人口多寡和社会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实现征服的终极因素。

  2. 驯养的大型哺乳动物
    美洲的粮食生产与欧亚大陆的粮食生产的最引人注目的差异涉及驯养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类。欧亚大陆有13种大型哺乳动物,他们成了欧亚大陆的动物蛋白、毛绒和皮革的主要来源,是对人员和货物陆地运输的主要工具,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相形之下,美洲只有一种驯养的大型哺乳动物。它能提供肉和运输,但从不供人骑乘,或拉犁,也不被用作战争的工具。

  3. 植物性的粮食生产
    在美洲广大地区唯一缺少的为进行粮食生产所需要的成分是家畜和作物本身。

  4. 病菌
    有些传染病经常光顾人口拥挤的欧亚大陆社会,许多欧亚大陆人因而逐步形成了免疫力或者抵抗力。

  5. 技术
    技术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由于欧亚大陆有历史悠久得多的依靠粮食生产的人口稠密、经济专业化、政治集中统一、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社会。

  6. 宗教
    用以加强国家的凝聚力,使政治领导合法化和批准对其他民族的战争。

  7. 文字

因此,欧亚大陆社会,在粮食生产、病菌、技术、政治组织和文字方面,拥有对印第安社会的巨大优势。这些都是对碰撞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

截屏2024-05-28

截屏2024-05-28-01

每一个半球只有几个较小的地区充当“中心地”,粮食生产者在那里出现,接着又从那里向外传播。这些中心地时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和中国,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亚马逊河地区、中美洲和美国东部。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非洲的面积仅及欧亚大陆的面积的一半左右。人口不到7亿,而欧亚大陆有40亿。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相互竞争的社会和更多的发明创造,因而也就意味着更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土地面积和人口是造成非洲在更新世后发展速度比欧亚大陆慢的一个因素。

造成非洲在更新世后发展速度比欧亚大陆慢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两个大陆主轴线的不同走向。非洲的主轴线和美洲的主轴线一样都是南北走向,而欧亚大陆的主轴线则是东西走向。如果你沿南北轴线行走,你会穿越在气候、生态环境、雨量、日长以及作物和牲口疾病都大不相同的地带。因此,在非洲某个地区驯化或得到的动物很难传播到其他地区。相比之下,在虽然相隔数千英里但出于同一纬度并有相似的气候和日长的欧亚大陆各社会之间,作物和动物的传播就显得容易了。

tips

每一个喝咖啡成瘾的读者可以感谢古代的埃塞俄比亚弄民,是他们驯化了咖啡植物。咖啡本来只在埃塞俄比亚种植,后来在阿拉伯半岛进而又在全世界受到欢迎。在今天成了巴西和巴布亚等国家的经济支柱。

总之,非洲和欧洲的不同历史发展轨迹归根到底是来自他们之间的“不动产”的差异。

后记

为什么是欧洲社会在美洲和澳大利亚建立了殖民地,在现代社会,欧洲在技术上领先,占据政治和经济的支配地位。而这些不是新月沃地或中国呢?欧洲在过去的1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最落后的一个地区。动物驯化、植物驯化、文学、冶金术、轮子等等都是在新月沃地或中国出现的。

为什么新月沃地和中国把他们几千年的巨大的领先优势最后让给了起步晚的欧洲了呢?

对于新月沃地而言,从过去的肥沃的林地变成现在的低矮丛林或沙漠,不在适合于农业。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林地或被开垦以发展农业,或被砍伐以获得木材,或被烧掉,同时由于雨量少因而初级生产力也低,这样,植被的再生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尤其又存在大量山羊过度的放牧。由于没有了树木和草皮,土壤侵蚀发生了,溪谷淤塞了,而在雨量少的环境里的灌溉农业导致了土壤中盐分的积累,慢慢的,肥沃的林地变成了沙漠的过程逐步发生了。

新月沃地破坏了自己的资源基础,无异于生态自杀。使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主要权利和发明中心的地位。

欧洲是从新月沃地得到它的作物、牲畜、技术和书写系统的。

对于中国而言,本质原因是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对于政治统一的中国,一个决定就使整个中国停止了船队的航行。而对于分裂的欧洲,一个国王拒绝资助哥伦布的航海事业,那么多的国家的国王,只要有一个同意资助,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就可以进行了。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是长期统一的呢,而欧洲是长期分裂的呢?

答案是地理因素。

欧洲海岸线犬牙交错,它有5大半岛,每个半岛都近似孤悬海外的海岛,这所有这些半岛上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种族和征服;中国的海岸线则平直很多。欧洲有两个岛(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他们的面积都相当大,足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独立和保持自己的语言和种族特点,其中的一个岛(大不列颠岛)因为面积大,离欧洲大陆又近,所以成了一个重要的欧洲独立强国。但即使是中国的连个最大的岛-台湾岛和海南岛,面积都不到爱尔兰岛的一半。

同时,欧洲被一些高山(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挪威边界山脉)分割成一些独立的语言、种族和政治单位。而中国在西藏高原以东的山脉则不是那样难以克服的障碍。中国的中心地带从东到西被肥沃的冲积河谷中两条可通航的水系(长江和黄河)连接了起来,从南到北又由于这两大水系之间比较方便的车船联动而成为一体。因此,中国很早就受到了地域广阔的两个高生产力核心地区的决定性影响,而这两个地区本来彼此只有微不足道的阻隔,后来竟合并为一个中心。欧洲的两条最大的河流-莱茵河与多瑙河则比较小,在欧洲流经的地方也少得多。与中国不同,欧洲有许多分散的小的核心地区,没有一个大到足以对其他核心地区长期的决定性影响,而每一个地区又都是历史上一些独立国家的中心。

因此,地理上的四通八达和非常一般的内部障碍,为中国的最后统一作出了贡献。但中国在地理上的四通八达却成了一个不利条件,某个专制君主的一个决定就能使改革创新半途而废,而且不止一次地这样做了。相比之下,欧洲在地理上的分割形成了几十个或几百个独立的、相互竞争的小国和发明创造的中心。如果某个国家没有去追求某种改革创新,另一个国家会去那样做的,从而迫使邻国也这样去做。

每一条冰川,每一团星云,每一次飓风,每一个人类社会,每一个生物物种,甚至每一个个人和某一个有性生殖物种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受到那么多的变数的影响,而且是由那么多的可变部分构成的。

总结

写笔记的过程,即是快速的又读了一遍,也即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检视阅读。

阅读一本值得的书籍时,主动的阅读。远离碎片化,我们系统的获取知识。系统的获取还有别的方式比阅读一本书更系统吗

20230214083053